在春、夏、秋三季,我總會在廚房與菜園旁的堆肥箱之間來來回回,為的就是餵養堆肥箱和日復一日為這片庭園付出的地下組織;鼠婦、蚯蚓、小蝸牛,還有許多對花園有益,卻看不見的微生物。
這份堆肥箱食譜,提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,希望有幫助。小屋子的堆肥箱裡沒有蛋類或奶類,可以防止異味,更不會有肉類,可防止老鼠入侵。在食譜中加水,是因為夏季有時天候乾燥,在乾燥的環境下,生物的分解工作會較緩慢,可利用洗米水或洗菜的水。如果堆肥箱是剛剛啟用的,益菌與分解生物數量極少,可以加入含有蚯蚓等有益分解生物的泥土,而馬鈴薯和茶葉較容易滋生不好的黴菌,因此,我不會將這兩樣廚餘放入堆肥箱中;這些年來,我一直都這麼做,總能堆出滿意的好成績。隨著使用堆肥比例的增加,現在小屋子的菜園與花園已經完全不使用化肥,植物們各個看起來生命力強,而且花期特別長,這樣的表現讓我知道如此的對待是她們喜愛的,對於這樣的我,自己也越來越喜歡。
溫暖的春天氣息告訴我,該是開挖堆肥箱的時刻了。為了整理菜園,也為花園補些營養,我和寶寶帶著期待的心情,抽出堆肥箱的下層木板,哇啊~我們看到許多的鼠婦和蝸牛,居住在堆肥箱裡。
鼠婦在本地稱為wood bug,歸類在等足目,共有7對腳,雖然頭部有一對觸角,但牠並不是昆蟲,和螃蟹及蝦同屬於甲殼動物,喜歡生活在有濕度的泥土表面和枯葉間,牠們是庭園及大自然裡負責分解的清道夫之一,長大過程中需要蛻殼,剛形成的殼顏色較淺。
鼠婦不安的時候,會將身體捲起,來保護脆弱的腹部,當感覺安全時,會躺著慢慢打開身體,最後再翻過來溜走。
另外,小型的蝸牛也在堆肥箱裡享受大餐,貢獻牠小小的心力,讓堆肥早日成熟。
把堆肥挖出來後,我們看到好多健康的蚯蚓居住其中,成熟的堆肥在春天的空氣裡加了泥土的樸質馨香,我的心好感動,也好激動,面帶著滿滿的笑容,跟寶寶說:「這就是堆肥,我們要把它挖出來,和菜園的土混合好,就可以種菜,也可以撒在花園裡!」寶寶也興奮地指著為數不少的鼠婦,有的受到驚擾而捲起,像顆球似的,有些因為緊張而急速逃竄,好可愛。
堆肥箱的營養讓長在一旁的罌粟花和耬斗菜長得特別壯碩。
寶寶彎著身體,用一隻小鋤頭將堆肥挖出來,可是一整桶的堆肥對寶寶來說,實在太重,我問寶寶該怎麼搬運呢?...
寶寶竟然能像出這個好方法,用一支木棍穿過鐵桶的把手,好讓兩個人一起搬,我好驚訝他小小年紀所擁有的智慧,我們用這個方法,一桶一桶的將自然的營養補給品運送到旁邊的菜園。
這種需要力氣的工作,對寶寶來說似乎是一件很好玩的遊戲,他一點都不覺得辛苦,反而樂得很。
暖暖的陽光斜照著,柔柔的涼風輕吹著,空氣中有快樂的笑聲和馨香的土味,舀一匙小屋子的寶礦,菜園、堆肥箱、孩子和我,鳥鳴聲、笑聲和讚美聲,這是一個美麗的田園午後。
寶寶也學哥哥拿著鋤頭鬆土,並將堆肥和菜園的泥土混合好。加了堆肥,鬆了土,寶寶的雙手也沾滿深褐色的泥土,相信這是一個很有泥土味的記憶。
完成了挖掘小屋子寶藏的工作後,寶寶累趴在木馬上,左右搖來搖去。
這是隔天拍的照片;女兒窗前的五月底後花園,靠近鏡頭的是blue bell,鏡頭後方是搭起豆架的菜園與堆肥箱,看到大兒子和寶寶認真的工作,心裡好開心,也覺得很踏實。
春季裡,除了育苗,挖掘堆肥箱的寶藏算是這一季最重要的工作吧!堆肥箱的寶礦和園裡的地下組織,成為花園與菜園的營養來源,他們化腐朽為神奇,滋養這一片生生不息的土地,這樣的滿足不是來自金錢的消費,而是回歸自然的充實感覺,學會不花錢就能滿足的生活方式,讓人更感到生命的實質存在與價值,一桶芳香的堆肥和一縷感謝的心情, 將園中的花草與蔬果編織成一幅幅令人享受的夢想田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