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陽與雲朵在春天情緒不穩的天空,玩捉迷藏的遊戲,從中攪和的雨滴,讓雲朵老是遇不見太陽,濕濕冷冷的空氣,讓人想吃些熱的、嚐點甜的。這道溫暖心房的酥皮雞肉派,就像是陰雨天乍現的陽光,一束一束的光線從雲端穿透下來,讓人視覺一亮,當湯匙劃過層層酥皮的剎那,心就被溫暖了!
食譜版權:Gemmy's little hut
1杯=250ml, 小匙=teaspoon, 大匙=Tablespoon
酥皮4份
*蓬鬆、多層又好味道的酥皮,靠的是香醇自然的優質奶油及有如魔術師的巧妙雙手,這個做法,不需要以麵團包奶油,只要依照下面的分享,一步一步做,相信您也可以不那麼累人的做出夢想中的酥鬆口感。
*如果使用有鹽奶油,就不需另加海鹽。
1.將冰蛋打勻後,與冰水混合。將蛋液倒入前,舀2小匙的蛋液,留下刷酥皮。
2.將麵粉過篩好,加鹽及切丁的冰奶油。以工具或手指將奶油與麵粉混合,不需要過細,但也不要留下太大的奶油塊,最好是呈片狀。
3.加入蛋液後,以飯匙從容器的底部翻起再壓下,這樣的動作重複幾次,就能讓麵團結合。
4.以飯匙壓平後,從底下翻起對折,壓平。
5.再從另一方向,從底下翻起對折,再壓平,麵團的表面並不光滑,就是這樣就好。
6.在工作臺及麵團表面撒粉,稍微以手整成長方形,擀的時候,不時將派皮掀起,撒些粉,以免沾黏。
7.以擀麵棍擀成30公分X10公分長條形,對折後,轉90度。
8.再擀成30公分長條形,對折後,轉90度。
9.最後,將麵團擀成30公分X30公分;厚度均勻的正方形,切成四等份,即15公分X15公分,以保鮮膜一片一片隔開,放入冰箱冷藏。
*如果氣溫高,或因為手溫,使得奶油融化而不易操作,可以放冰箱冰一下,或是先將麵粉冰過,也會有幫助的。
接下來,製作餡料~
*炒餡料的油,建議使用橄欖油或葡萄籽油,這樣做出的餡料與有奶油味的酥皮搭配在一起,相得益彰,不會出現膩的感覺。
*胡蘿蔔、西洋芹及豌豆都是半杯分量。
1.將處理好的雞肉切丁,以(橄欖油1大匙+海鹽1/2小匙+大蒜泥1小匙+黑胡椒粉少許)醃入味,另加1小匙麵粉和勻。
2.其他食材,切丁、切片備好。
3.熱鍋後,放2大匙的橄欖油在鍋中,將切丁洋蔥加1/4小匙海鹽,以中火炒至透明,邊緣金黃,這個步驟需要一點耐心,但非常重要,關係著料理的香濃味道,所以一定得沉住氣喔!
4.加入切小丁的胡蘿蔔與西洋芹,拌炒2分鐘後,加入切片蘑菇,繼續拌炒。
5.加雞肉,炒至半熟時,加入切丁的馬鈴薯,並加2杯水、少許黑胡椒及1/2小匙海鹽煮軟,約10~15分鐘。(準備預熱烤箱)
6.加鮮奶油,煮開後,轉小火,加入1/4杯篩過的麵粉,以攪拌器快速拌勻,嚐一下味道,若有需要,適量調味。
7. 最後加入冷凍豌豆,立即關火,馬上分裝至耐溫碗中,這樣豌豆才不會因為烹飪時間太長而變色。
8 .由於酥皮在烘烤中,會有少許奶油受熱而流出,所以將耐溫碗放在大平盤,烤箱就能保持乾淨。
9.送入烤箱前,再將分好的酥皮從冰箱拿出,分別蓋在碗上,刷上蛋液,送入預熱好190oC(375oF)的烤箱中,約烤15~18分鐘,或至表面金黃。
*撇步都以咖啡色字註明,希望這份食譜的分享能對愛做料理的您有一點點的幫助喔~
*變化1:喜歡咖哩口味的朋友,可以加適量咖哩粉,成為咖哩雞肉派喔!
*變化2:蔬食主義的朋友,可將肉類以豆腐代替,一樣可以享受這款美味。
*變化3:這份派是濃稠的感覺,也可將加入的麵粉量減半,煮成濃湯,加上酥皮,就是酥皮濃湯了!
剛剛出爐的酥皮雞肉派非常燙手,也很搶手!帶著手套小心的將它放在小盤,這是個令人迫不及待的時刻。
奶油與麵粉共同創造一層一層的美妙滋味,在食物的香氣中被品嚐著。
一份雞肉派,擁有多樣食材的營養,讓人吃得好滿足。
層層酥皮像藍天中蓬鬆的雲朵,撥開後,揚起一縷香氣,急著想嚐一口嗎?別急!燙口的很!
餐桌上的對話~
16歲的女兒吃著自己的雞肉派,眼睛卻看著對面14歲兒子的碗說:「如果你吃不完的話,盡量留下來沒關係,我可以吃!」
兒子瞪著雙眼,狐疑的回答:「我為什麼會吃不完?我才不要!」
我帶著驚訝的語調:「這雞肉派好吃到連吃弟弟的口水,都沒關係喔~?」
女兒考慮了一下下,說:「唉~!沒關係啦!」
很燙喔~!小心吃~ (左圖是即將滿四歲的小兒子,正小心翼翼地吃著酥皮,右圖是女兒想吃又怕燙的嘴型,可惜的是十四歲的大兒子不願入鏡,無法取得他的吃相。
來自花園的春天花束
這幾天是孩子們春假的最後一個禮拜,隨著農民曆上春分的標記,天氣終於逐漸穩定,溫和的陽光灑落餐桌,讓人想把花園的春意帶進來,於是採了白色鈴鐺的馬醉木、代表真愛的紫羅蘭及浪漫的藍色勿忘我,成了早春花束。
用餐中,馬醉木的芳香飄來春的氣息,讓人感到幸福~
希望您也喜歡這份有食物、有花香的春日分享!
後記:
女兒常會跟我說:「媽媽~我要吃跟上次的一樣好吃喔!」這句話讓我需要仔細的紀錄食譜,才能掌握每次餐桌上的滿意度,而為了能有完整的分享,更激起了我研究的精神,每一次的拍攝與紀錄,存在於洗手與放下相機的過程,在文字琢磨與時間賽跑之間,一點一點連成線,從抽象的想像到鋪陳為實際的畫面,不知道這股動力為何如此強烈,但我相信,閱讀的您絕對是功臣之一!由衷感謝您的來訪~
留言列表